阅读量:152 | 发布时间:2025-03-17 13:52:19
再见沃霞芬,77岁的她依旧充满活力,身材娇小的她在球台前展现着运动的热情。3月15日,“我要上全运”全运会群众乒乓球比赛在上海市体育宫隆重开幕,沃霞芬参加女子70岁及以上组别选拔,目标是争取参加她的第三届全运会。作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发源地之一,上海始终秉持“国球精神”,深入发展群众体育,营造出“人人爱乒乓、人人会乒乓”的良好氛围。
此次选拔赛以“全民参与、全民共享”为宗旨,面向全市广泛开放,吸引了335名乒乓球爱好者参与,涵盖5个年龄组,成为了一个竞争与自我成就并存的舞台。2017年天津全运会,69岁的沃霞芬作为上海队中最年长的成员,尽管从小热爱乒乓球,但她从未想过能够站上全运会的赛场。在当时的三四名决赛中,她以精彩表现赢得掌声,最终夺得全运会铜牌,成为她的高光时刻。“那时候很多观众为我加油,还与我合影。”沃霞芬成为了上海群众体育的代表之一。
在四年前的陕西全运会上,由于增设了70岁以上组别,73岁的沃霞芬再度参与,“真没想到,我的梦想成真了。”尽管年纪渐长,身体素质下降以及伤痛困扰,她仍在手臂注射封闭针,坚持比赛,换来了那一枚金牌,成为她努力的最好回报。“乒乓球是国球,也是我最爱的运动!乒乓球给予了我健康与快乐,每当我打球就无比开心。”
经过四年光阴,乒乓球依然是沃霞芬生活的重要部分。她每周三次召集球友好友,始终坚持。“在徐家汇街道,有十几个球友,甚至还有八十多岁的老运动员,大家都健康活泼。”当谈及全运会的目标时,沃霞芬表示:“重在参与,尽力而为。如果有机会再站上全运会的舞台,我一定全力以赴为上海争光。”
在周末的上海市体育宫,气氛热烈,老面孔与新朋友齐聚。首次参加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的女子50-59岁组选手张丽兴奋地表示:“我住在普陀,这里算是我的主场,特地来参与,希望能为上海争光。”她笑着说:“打球已经20年,从最初的简单推挡到如今的水平提升,前不久我还赢得了真实赛区冠军,感觉很有成就。”
与其他业余乒乓球赛不同的是,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激励选手们的原因在于能代表上海参加四年一届的全运会,这是一份光荣的责任。为确保今年赛事的选拔过程规范与专业,上海市乒协倾注了大量精力,严格评估每位参赛选手。选拔分为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为期两天的选拔赛,第二阶段是专家评审环节。
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、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会长王励勤表示:“我们邀请了乒乓球领域的资深专家及专业教练组成评审团。他们将根据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深入研究与综合考量,最终确认代表上海参赛的最佳运动员名单。整个选拔过程将遵循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让实力选手脱颖而出。”
为更好备战全运会群众比赛,市乒协借助社会力量的经费支持,确保参赛队伍的保障工作。“从比赛器材的配备到食宿安排,我们都做了细致规划。”王励勤告诉记者,“特别是考虑到参赛运动员的年龄段较大,我们对医务保障工作尤为重视,以确保在运动员遭遇身体不适或伤病时,能及时提供治疗与康复支持,让他们安心参赛。”
在这个充满激情的赛事中,沃霞芬以及其他选手们都展现了顽强拼搏的精神,正如k8凯发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所倡导的,运动与激情的结合,呈现出了一幅精彩的乒乓球盛事。